10個女仔 7個男仔 2036年難嫁 (明報) 07月 17日 星期二 05:05AM

【明報專訊】本港「陰盛陽衰」情持續,預計30年後,男女比例將跌至7比10!25至44歲的適婚年齡組別更是重災區,男女比例為6.64比10。

統計處昨日發表《香港人口推算2007-2036》報告,假設現時的生育率和入境政策不變,預計到2036年,本港的男女比例將從現時9.12比10,大幅跌至7.09比10;若扣除外籍家庭傭工,比例亦為7.63 比10,即每千名港女背後僅得763名港男,加上每年有逾2萬名港男返內地娶妻,港女待嫁情堪虞。面對男女比例失衡,房屋署    亦要調整建屋政策,以應付單身人士日增。

趨勢:人口增長放緩老化

統計處長馮興宏表示,是次人口推算突顯本港3項人口趨勢 ﹕男女比例下降、人口增長放緩及人口老化。統計處推算,2036年本港人口將增至857萬,屆時總和生育率為0.9,即每千名婦女一生中平均生產900個嬰兒,屬全球最低;人口增長主要源於內地孕婦來港產子。

馮興宏表示,男女比例下跌,加上每年有逾2萬名港男返內地娶妻,坦言「對於上了年紀的女性,適合的男對象相對減少」,但強調男女失衡問題不算太嚴重,去年亦有6000多名港女嫁內地男士。事實上,港人生仔多過生女,統計處資料顯示,1971年至2006年間,婦女生產每千名女嬰,便有1074名男嬰,但隨覑大批持單程證    婦女及外傭女工來港,令15歲或以上人口出現「陰盛陽衰」。

檢討房屋政策 擬建單身公屋

政府發言人表示,為適應性別結構改變,會考慮適當調整政策。當中,建屋政策首當其衝,房委會委員王坤引述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    昨日在一個午宴上表示,因應未來男女失衡問題惡化,需要檢討公屋供應的模式。房屋署長陳⒎源在公開會議上補充,本港新家庭組成與過去出現很大差異,房屋署今年底將取得統計處完成的家庭結構報告,並會安排集思會與委員商討對策。

王坤表示,男女失衡反映單身人士對公屋的需求將會增加,對公屋建屋量有深遠影響,「如果50萬人組成25萬個家庭,便只需25萬個單位,如果50萬大多是單身,房署    便要建50萬間公屋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U MING T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